高血压、心脏神经官能症;神经性皮炎、斑秃、湿疹;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哮喘;胃十二指肠溃疡、肠易激综合征;甲亢;阳痿早泄;慢性腰腿痛;偏头痛、失眠;口腔溃疡……
没错,有一种病叫“心身疾病”,它的外在表现是身体的多种不适症状,可以涉及到许多身体脏器,但内在原因其实与心理、情绪、精神状态有关。
1)分辨身体不适症状与精神、情绪因素的关系;
2)早期筛查亚健康状态;
3)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,发现自身的潜能特质;
4)早期发现潜在的心理异常;
5)为身体健康分析提供辅助参考。
1.我没有心理问题,不需要心理测试。
正确的观点:心理测试,是发现个人性格特点、有利于更加健康生活的心灵“镜子”,是积极心理学的范畴。
2.测评结果异常,难道说我有心理疾病?
正确的观点:心理测评/筛查,是早期识别可能出现身体、心理问题的亚健康状态,结果只是参考,不能用于诊断。
比如抑郁状态,并不等同于抑郁症。
1.适应不良
常有明确的影响因素,比如接受新的工作、进入新的环境等。
主要表现: 1) 情绪低落或容易烦躁,严重自信心不足;2) 对环境和任务、工作认同感差,执行力弱;3) 与人交往少,遇事易退缩;4) 短时期内出现多种身体不适症状,如失眠、多汗、腹泻、食欲差等。程度一般较轻。
2.心理问题
多为“事出有因”、“就事论事”。
主要表现: 1) 遇到事情或接受批评后,闷闷不乐、焦躁不安、担心、有顾虑;2) 社会功能不受影响,可以正常工作、生活,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。
3.神经症
常见的有焦虑症、抑郁症、强迫症。多为“小题大做”、“夸大、泛化”。
1) 焦虑症的表现:容易紧张,过于担心,坐立不安,尿频,心慌,多汗,手抖,容易发脾气等。不太能正常工作、生活,时间一般持续超过1个月。
2) 抑郁症的表现: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,慵懒不想动,不愿意说话,活动减少,不愿意与人交流等。可能出现人际交往障碍,工作、生活受到明显影响。时间多大于2个月。
心理测评是发现心理异常的镜子。
如果发现心理异常,应该积极找医生进行量化的心理测评。
如果身边的人出现适应不良:应多鼓励、激励,正性引导,关注TA的身体不适和睡眠质量情况,帮助TA适应环境。
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心理问题:可以采取交流谈心,适当思想教育,适时心理疏导,多可自行缓解。
如果身边的人出现神经症或精神异常:需要早期识别、尽早干预,积极到专科进行综合诊治。
健康抗疫,科学生活,我们与您一路同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305医院健康科普团队
撰稿:赵津京、马建新
审校:王 伟、王 彤
编辑:赵月琳、易婷娇
关于协会 最新资讯
版权所有:中国健康护理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护理分会(Society of Nursing,Chinese Health Association) 网址:www.cna-china.org